点击上方小字周燕珉工作室
关注我们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养老设施护理组团何时应该配公共浴室,何时可以不配?用餐服务中最重要的空间/设施是什么?组团洗衣间是必要的吗?本期推送将对以上问题一一解答。
02
护理组团辅助服务空间的配置及使用现状分析(续)
A、B两个设施组团的辅助用餐服务内容和流程相似,但两者配置了不同的辅助服务空间,调研时也发现了不同的使用问题:
A设施护理组团的老年人大部分可以自主用餐,因此辅助用餐的服务内容主要为“送餐”,具体的服务流线如图7所示。组团内配置的与用餐服务相关的辅助空间主要为独立备餐间。实际观察发现,备餐间与起居厅(组团餐厅)距离稍远,加上该组团制作特餐的需求不大,因而实际使用率不高。反而护理人员在餐梯与餐厅之间布置了长条形的备餐桌(图8),用于打餐、分餐操作。护理人员认为临近餐厅的备餐台对于辅助用餐工作十分重要,是提高分餐效率、保证餐食质量的重要条件。
图7 A设施护理组团辅助用餐服务流线示意
图8 A设施餐梯及组团餐厅之间加设了备餐台及餐车停放处,便于备餐分餐操作
B设施失智组团入住的大部分是认知症老人,特餐处理及辅助喂食的需求较多,因此辅助用餐的服务内容与A相比,除了“送餐”以外,还包括“特餐处理”及“辅助喂食”(图9)。组团未设专门的备餐间,备餐功能被整合到餐厅的备餐台。护理人员反映,由于制作特餐的需求较多,需要3-4名护理员同时进行,在餐厅旁的备餐台处理比较方便,同时还不耽误照看老年人。但目前备餐台面积有限,不同老年人对于餐食的需求不同,少油、少盐、无糖等特殊餐食都是单独成份的,需要分别摆放,台面不足时只能利用洗手池台面进行操作,餐盘位置不稳定,容易打翻(图10)。
通过对A、B设施护理组团的辅助用餐工作的跟踪观察,可以发现:A设施组团配置了备餐间但却没有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临近餐厅的“临时”备餐台;B设施组团在餐厅内布置了备餐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但因台面不足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整体来说,A、B设施护理组团因提供的辅助用餐服务大致相同,因而在空间需求上较为一致,均需在临近组团餐厅的位置布置备餐台(间),以近便地完成备餐、分餐操作。此外,B设施护理组团由于照护对象具有更多的特餐需求,如流食、无糖食物等,餐食需逐份处理,因而需要更多台面。
通过对A、B设施护理组团辅助洗浴服务的对比,可以发现:A设施组团配置了公共浴室,但使用率不高;B设施组团未配置公共浴室,却十分需要。这是因为A设施护理组团的老年人在洗浴时基本可以自理,暂时不需卧姿洗浴,因此对公共浴室的需求不高;而B设施护理组团有一定比例的卧床老人,洗浴时必须借助浴床等必要的机械设备,此时配置公共浴室就十分必要。公共浴室与居室内洗浴空间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对辅助洗浴工作的支持度更高,尤其可支持卧姿洗浴。若护理组团具有较多卧姿洗浴的需求,则更有必要配置公共浴室。
A设施护理组团的洗衣模式是“集中洗衣房洗衣”,其洗衣流程如图12所示,组团内未布置单独的洗衣空间,但在清洁间内布置了脏衣物暂存处(图11),较好地承担了“中转”功能。此外,不少老年人还自购了小型洗衣机及晾晒架放在居室(图13),据入住老人反映,“集体洗衣”在时间上不够灵活,因而在居室自购了洗衣机用于及时处理贴身衣物。
图11 A设施组团在清洁间布置的脏衣暂存处
B设施护理组团的洗衣模式是“组团洗衣”, 与A设施组团辅助洗衣的流程相比,其流程较为简单,且主要由护理人员在组团内完成(图12),与此相应地,组团内布置了单独的洗衣间。护理人员反馈,由于组团内大多是认知症老人,尿床现象时有发生,在组团内及时处理床单被罩的需求较高,因而布置组团洗衣间十分必要。但在实际使用时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洗衣间缺少专门的污物处理池,处理二便时较为不便。
通过对上述辅助洗衣工作的观察分析,可以发现:A设施组团未配置组团洗衣间,B设施组团配置了组团洗衣间,但两者的洗衣工作目前都得到较好的支持,这是因为两者的运营模式不同。A设施组团的老年人在洗衣方面大多可以自理,更希望在居室设洗衣机,以满足日常不定期的清洗需求,而大型物件则需要集中处理,因此采用“集中洗衣+居室洗衣”的模式。而B设施组团的认知症老人较多,洗衣更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清洗的频率较高,需求更急迫,且有较高的消毒要求,因而相比在居室或集中洗衣房洗衣,“组团洗衣”模式更合适。
2.4 小结
综上所述,护理组团辅助服务空间的配置要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配置与否及如何配置与众多因素相关,而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则是照护对象的身体条件。照护对象的身体条件,直接影响其所需的服务内容、模式及流程,进而影响使用需求,而使用需求决定了空间配置要求(图14)。例如上述B设施组团有很多卧床老人需卧姿洗浴,因此在提供助浴服务时需借助浴床或相应设备,及足够的辅助操作空间,这些使用需求决定了配置公共浴室的必要性。
图14 辅助服务空间配置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
03
护理组团辅助服务空间的配置建议
表2 养老设施护理组团辅助服务空间配置建议
空间名称 | 配置优先级 | 配置说明 |
护理站 | 必配 | 护理组团均应配置,宜在组团中部 |
护理站办公室 | 宜配 | 可与护理站结合布置成开敞形式,也可独立成室 |
分药间 | 选配 | 一般可与其他护理组团共用 |
备餐间/备餐台 | 必配 | 建议临近组团餐厅设备餐台,或将备餐功能整合到护理站,特餐需求多的组团应尤其注意配置充足台面;特殊条件下也可临近组团餐厅独立成室 |
更衣间/休息室 | 选配 | 根据运营需求配置,可在组团内配置,也可在员工生活区集中配置 |
储藏间 | 必配 | 护理组团均应配置,有条件时可配置多处,分别储存不同类别的物品 |
公共浴室 | 宜配 | 根据运营需求和服务对象身体条件进行配置,卧床老人较多的组团建议配置;中轻度护理组团若居室内均配置了洗浴空间,可酌情不配,但应预留日后增加的可能 |
洗衣及晾晒空间 | 宜配 | 根据洗衣模式配置,建议优先考虑组团洗衣模式,配置组团洗衣间及其附属的污物处理、消毒空间,并宜临近配置晾晒场地;中轻度护理组团应考虑在居室内预留洗衣机点位 |
公共卫生间 | 必配 | 护理组团均应配置,有条件时可分别配置老年人专用无障碍卫生间及员工专用公共卫生间 |
清洁间 | 必配 | 护理组团均应配置,可临近公共浴室,缩短工作人员动线[5] |
污物间 | 选配 | 护理组团均应配置,可与清洁间合设,但应注意洁污分区 |
值得注意的是,在养老设施的运营过程中,入住老人的身体条件是不断变化的,这会带来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的变化,进而影响空间需求;此外,政策的调整(如医养结合理念的提出)、新技术的出现(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也会对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提出新需求。因此辅助服务空间的设计还需要考虑为可持续服务提供可能,增加灵活可变性,以适应不同的运营服务模式。例如,对于未配置公共浴室的护理组团来说,设计之初可在其他辅助服务空间预留用水点,以便日后将其改为公共浴室,以应对逐渐增加的卧姿洗浴需求。
04
结语
养老设施护理组团辅助服务空间的配置直接影响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影响设施运营的成本,甚至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因此不应被忽视。想要设计出高质量的辅助服务空间,必须关注运营服务的理念、护理组团的规模、尤其是老年人的身体条件等多种因素,考虑其复杂多变的特征,探寻其中的规律。每一位从事养老建筑的设计人员都应增加对辅助服务空间的重视,在设计前期与运营服务人员深入交流,必要时亲身体验护理服务工作,以配置更符合运营服务需求的空间,最终帮助老年人提高在养老设施中的生活质量。
拓展阅读
点击链接,可阅读上篇推送如何配置养老设施护理组团的辅助服务空间?
参考文献:
[4].周燕珉等.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详解1、2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4
[5].秦岭.设计优化点评——养老设施辅助服务空间设计优化案例[J].建筑知识,2016,36(05):98-99.
图片来源:
图8,9,10,11,12,13,14作者自摄/自绘
图7根据周燕珉工作室资料自绘
表1,2作者自制
微信编辑:丁剑书
想更加了解我们,请回复“1”
想查看往期精彩内容,请回复“2”
本文内容为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与我们联系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