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诺宝新征程 诺宝艺术馆 特奥纪念馆 生命阳光馆

[关闭]

【专家视角】面对严重疫情残疾人需要什么呢——通过这次疫情的“大考”,无障碍事业的春天会更加灿烂……

  • 文章来源: 无障碍智库
  • 发布时间:2020.03.09


大美无障爱:发现美 传递爱

面对严重疫情残疾人需要什么呢
李扬  吕洪良

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朋友到底需要些什么呢?我们有以下初浅的建议:

首先,应保证残疾人的信息交流无障碍。当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应急情况发生时,应第一时间让残疾人、特别是盲人和聋人获得相关信息。比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怎么样第一时间传递给盲人和聋人呢,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应急管理方案里要有相关措施。应急情况出现后,所有的信息都应保证残疾人可以无障碍地获取。要在应急管理方案中就提出要求,及时提供纯文字和语音(针对盲人)、手语(针对聋人)、简易图画(针对智力障碍)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救灾物资发放、集中避险场所、医疗救助电话等关键信息都要简洁、直接地传递给残疾人。在医院或其他紧急救助场所,应配有会手语交流的医护人员或工作人员。

其次,应保证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物资供应。物资包括生活物资、医疗物资和应急物资。许多残疾人单身,没有组成家庭。对于这部分残疾人要特别关照。有的残疾人不愿给别人添麻烦,所以,社区工作人员应定期(每周两次电话联络、一次家访)联络,要保证米、面、油、菜、水果等生活物资储备充足,要保证水、电、暖气、煤气供应充足,提醒残疾人防火、防盗、防煤气泄漏。对于不方便出门采购的残疾人家庭,社区工作人员应协助采购物资。对于需要生活照料的残疾人,要予以必要的生活照料。比如,由于应急情况发生,残疾人亲友无法照顾他们,应及时安排人员予以照顾和护理。

有的残疾人需要定期服药或者需要其他医疗用品(比如,脊髓损伤者需要特殊的卫生用品),不便于去医院购买,社区工作人员应积极协助。应急物资(比如,口罩、消毒液、温度计、一次性手套等)应及时充足地发放给残疾人及其家属,不得以各自借口克扣残疾人应得的应急物资。

其三,应对残疾人群体进行心理疏导。在应急情况发生时,残疾人处于更加无助的状态;特别是在一些负面新闻传播的情况下,有可能使有些残疾人产生抑郁和轻生的念头。所以,应该安排专门的心理疏导热线,为特殊群体提供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抚。

其四,应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应急情况发生往往伴随着物价上涨,许多残疾人也会失去稳定的收入来源(比如本次疫情中盲人按摩就受到了冲击),对经济困难的残疾人群体应及时提供生活补助,保证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特别是有的残疾人租房居住,交不起房租,有关部门应保证残疾人不会露宿街头。此外,在应急情况发生时可能产生一些特殊的需要,比如:在本次疫情中,残疾人子女学校开学需要上网课,要求必须有宽带和电脑设备。相关部门就需要发动社会力量,及时解决残疾人家庭的存在的困难。

其五,应加强集中托养或治疗场所的管理。平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这些场所的防火检查,每次检查都应记录在案,责令整改。定期开展防火、防震、防洪、防疫演练 ,制定相关的规定和应急预案,责任应落实到人头。应急情况发生时,更应重点保障这些特殊机构的物资需求。

其六,应加强社区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在此次疫情中,暴露出别个社区残疾人工作者对辖区的残疾人不了解、缺乏联系、缺乏信任等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应注意了解残疾人的家庭情况,平时应保持和辖区残疾人家庭的联系,应定期走访慰问。社区书记和主任应成为残疾人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将社区书记和主任的手机和微信留给残疾人。

最后,应率先实现无障碍的是医院及应急避险场所。应急管理应将功夫下到平常,医院应实现高标准的无障碍环境,临时应急场所应保证基本的无障碍环境。相关部门制定有关无障碍设计标准时,应规范和指导临时应急场所的无障碍建设。       

总之,我们坚信,通过这次疫情的“大考”,无障碍事业的春天会更加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