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康复活动中心 诺宝艺术馆 特奥纪念馆 生命阳光馆

[关闭]

对话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无障碍相当于生命线” 环境建设不能仅凭行政自觉和道德自觉

  • 文章来源: 无障碍智库
  • 发布时间:2021.11.24

央广网北京11月22日消息(记者王晶)吕世明今年61岁了,可每天依然忙到凌晨,才有空回复大批量的待处理微信。

调研、体验、考察,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他摇着轮椅“足迹”踏遍很多地区。作为中国残联副主席、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无论身上的哪一种角色与身份,他都觉得“责任重大。”

这个词并不宏大,因为在他身后,是超8500万的残疾人,是一个又一个普通的个体与家庭,都在期待着无障碍环境的愈加完善。所以,他必须马不停蹄。

就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的那几日,正值中国残联等13部门联合印发《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记者与吕世明的对谈常常被一个又一个视频会议打断,而几个小时过后,当他再次回到接受采访的状态,已是夜深人静之时。

曾跟随吕世明一同参与大兴机场无障碍建设验收的一位媒体人回忆,他在大兴机场摇着电动轮椅,不放过体验每一个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这种执着与热情,让外人看不出这已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她评价道。

不过,吕世明心里一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答案,“自己用轮椅丈量无障碍环境,无障碍环境丈量社会文明。”

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在一场无障碍论坛中进行分享(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

谈紧迫性

——“为什么提到无障碍,就仅限于残障人士?”

央广网:根据经验与经历,你对无障碍的理解与外界有何不同?

吕世明:有人问我说,能不能解释一下无障碍到底对应哪些人群?我觉得这个思考很值当,为什么?通常讲,无障碍是对社会全体成员。

但是为什么一提到无障碍,就要提到老年人的适老化,要提到残障人士?比如,讲到视力、听力等方面,就要提到这个少数人群?我有一个答案与大家探讨,社会全体成员对无障碍的需求是广义的,最大公约数的;而残障人群对无障碍的需求,某种意义上是要伴随生命的全程,对无障碍的依赖会更加迫切,对于无障碍的依存度会更高。

但对无障碍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人人需要,人人要参与;人人要出力,也是为了人人再分享。

央广网:你曾对无障碍建设的描述,有一个很恰当的提法非常受欢迎。

吕世明:这些年,我的确常常对年轻人讲,“今天的无障碍是为了自己的爷爷奶奶,明天的无障碍也是为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后天的无障碍就是为了自己和我们的孩子。”

只有当障碍阻碍了我们参与社会,这时才能感觉到它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感。比如台阶,对大部分人来说习以为常,但是对腿脚不灵便、对孕妇、对轮椅者、对婴儿车就会产生极大的不便,甚至还有安全隐患。

我本人就曾由于乘坐轮椅遇到一寸台阶没有留意,倾翻导致多次骨折或粉碎性骨折、轻微脑震荡,最严重的一次是脑对冲出血。

所以,一寸台阶,都有伤人害命的危险,那么我和很多残障人士一样,视无障碍为生命线。

央广网:除了人文价值,各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经济账是否也要算清楚?

吕世明:无障碍设施与信息建设如果前期到位了,就会大大避免后期重复拆、建等浪费行为。从经济角度来说,避免重复和浪费,就是节约资金,降低成本。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某个地区无障碍环境很完善,可以让一些出行不便的群体,通过无障碍设施安全舒适自如出入,吸引了游客,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这也是拉动消费、提供循环的渠道。还有无障碍智能产品等蕴含着庞大的市场潜能,只是以前被忽略,尚没有被挖掘,现在应当被转化为效能了。



资料图: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夏茂镇西街,无障碍扶手让周水英在家中行走自如(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谈“十四五”

——“普及无障碍理念意识已是当务之急”

央广网:近四千字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透露哪些信号?

吕世明:《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6项指标,其中首次提出“两率”:城市道路建设率和公共建筑建设,把它作为一个量化指标去考核城市建设,同时对重点改造项目,比如互联网网站改造和手机APP无障碍改造等,都已列入重点项目。

与此前不同,《方案》专项还提出了检查评估,明确验收时间,2023年进行中期检查,2025年还要全面总结验收。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方案》提出探索第三方评估,这里特别强调了残疾人组织与代表参与总结验收。这是本《方案》的一个特点,真正为全龄化人群全方位全覆盖全普及应用赋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方案》特别有了一个极大的理念意识转变转化,将建设无障碍环境上升为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独立平等、充分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这样一个高度。

央广网:信息无障碍下“障碍”依旧多,顶层设计是否正在规划?

吕世明:从“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当中也可以看出来,对信息无障碍表述的分量最重、力度最强,范围之广,就是一个政策导向和引领标志。

比如,工信部已经把无障碍的检测测评纳入了史上最有力度的举措,其中倾听盲人聋人的测评体系分值达到了40%,且纳入到信誉评价体系中。未来信息化的时代就是要体现出同步规划、同步置入、同步实施、同步呈现。

我在这里也强烈呼吁,对于数字鸿沟,应首先消除我们之间的一些障碍。填平数字鸿沟的前提,是要打破科研部门、推进无障碍的部门和我们用户之间的信息沟通鸿沟。

央广网:一些城市即使重视建设“无障碍设施”,却忽视树立“无障碍意识”。

吕世明:1988年,我参加中国残联第一次代表大会时,有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情景,当时与会的肢残人士代表有许多是用两只手爬行着进出会场,或是用两只胳膊撑着一个小板凳,或划着小滑轮车进出会场,当年的轮椅也算是奢饰品。

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步,如今硬件设施解决了,无障碍文明意识就需要推广普及了。

比如,盲人朋友和乘轮椅的朋友在乘坐公交汽车和出租车等交通工具时,非常苦恼的就是信息获取不了,而彼此都会产生尴尬,甚至也会对人身造成危险。

所以,现在的智能数字智慧社会,理应把这个无障碍的信息畅通与交通出行搭建起来。从本次《方案》关键词来看,普及无障碍知识理念意识已经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通用设计意味着通通可用、处处皆用。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育这种意识,从小形成这种习惯。



资料图:视障人士吕先生和导盲犬Black以及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的工作人员,共同乘坐CZ6129航班从大连出发飞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图片来源:CFP)

谈立法

——“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是简单地造一个设施出来”

央广网:可对于很多残障人士来说,无障碍出行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无奈。

吕世明:所以无障碍设施好不好,该由使用者和受益者感受、评判。

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其无障碍卫生间内设置在坐便器旁的C型抓杆,更是优于国家标准。在L型的基础上,C型抓杆在上方添加了横杆,让习惯向上用力的行动障碍人士也能够顺利起身。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是简单地造一个设施出来,不是样子工程,要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

大兴机场卫生间内手盆前的抓杆,最高处仅仅高出手盆边缘1厘米,残障人士在使用时能把上身靠在抓杆上不会弄湿衣襟。要是细看,手盆后梳妆镜上部有适当倾斜,保证坐轮椅的旅客能通过镜面看到全身。

这些都是一个个细节,但如果没有整个社会环境的无障碍,任何单一工程、单一项目的无障碍都是“短腿的”“蹩脚的”,不完善即是有障碍。

央广网:我注意到,很多地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出现过尴尬的境况?

吕世明:建设、管理无障碍设施,不能仅凭行政自觉和道德自觉,还应有刚性的法律约束。

由于缺乏对项目无障碍专项规划和专项设计,一些工程项目虽然建设得档次高、环境美、条件好,但无障碍施工与管理不达标、不规范,造成了设施不合格、使用有障碍,甚至返工重建重复浪费等现象较为严重。

有的只做到了最基本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有的连最基本的都没有做到。限于有的条例、标准等条款很多都是倡导性的,极少是强制规范的。验收方面是没有强制规定的,也没有专业部门负责,不像消防工程的验收。这样就造成了监管或者验收存在一些漏洞或者说痛点。

央广网:超3亿人有无障碍出行需求,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时机是否成熟?

吕世明:未来老龄化问题会集中暴发,很多残疾人也进入老年阶段,很多老年人遇到的障碍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尖锐。不过,这次《方案》,将无障碍的认证和检察公益诉讼充分地纳入到法治环境加以保障。

而对住建部颁布国家标准强制性108条的《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提出了具体实操的路径和方法,比如,残疾人家庭改造,助力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等。

我们现在做无障碍,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说感谢,每一件事都说感谢。我想无障碍是一个庞大的社会话题,无障碍,将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无障碍,将会伴随我们的终身。但是我想,既然伴随终生,那我们克服了1个障碍,就能够克服1千个、1万个、1亿个障碍。

对待残疾人应持平常心,但对待无障碍环境建设,就需要“功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