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8日下午,一场关于“文学与无障碍”的互动交流在这里展开。主讲者是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残联无障碍建设推进办主任吕世明,互动者是鲁迅文学院首届残疾人作家班的学员,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37位残疾人作家,其中过半是省级以上作家协会会员,在文学创作上均有不同凡响的佳绩。
然而,这堂“特殊”的文学素养交流,却引发青年作家们浓厚兴趣和格外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主讲者与互动者,他们都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坎坷的人生经历,不屈的人物性格,精彩的奋斗历程,把老一代与新一代的文学青年融汇在一起,所道所讲,件件触碰心灵,事事感同身受,一点一滴都能引发共鸣;更因为他们同是新时代的奋斗者,立足在新时代、耕耘在新时代,沐浴在新时代,更要为新时代、新生活而高歌。
“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回响在他们的耳畔,铭记在他们的心田,他们要在新世纪与社会国家同频共振,互为影响,奉献才智。
“文学与无障碍”究竟有怎么关联?文学,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社会生活的艺术;无障碍,是用物质、信息与人文构建的社会环境。在这些青年作家的成长中,或许他们听到过无数有关文学创作的讲座,参加过许多写作技巧方面的交流,但有关“文学与无障碍”的话题,相信他们还是第一次聆听。
话题一出,一连串让人动容、动情的故事,让他们顿悟。“无障碍”即“生活”,它是广大需求者的所愿、所想、所盼,是残疾人走出家门、感受阳光、融入社会、创造生活的基础和条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对更友好、更完善、更高层次的无障碍社会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把“无障碍”讲明、讲深、讲透、讲出情趣、讲出道理、讲出时代感、讲出责任感,这是残疾人青年作家成长中的必修的一环,有助于他们在创作道路上与无障碍同行、并进、共享。而理解无障碍、融入无障碍,岂不又为青年作家开启了一个认识生活、领悟生活、回馈生活的新视角和新窗口;植根于基层、来自于生活、关系到每个人生活的“无障碍”,将会给青年作家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创作的素材和创作的动力,这正是吕世明副主席要与青年作家互动交流的深刻用意。
无障碍,曾是无数残疾青年心中美好的愿望。他们渴望打破束缚身心的桎梏,渴望不给年迈的父母增添麻烦,渴望自由自在生活出行,渴望不被别人的目光紧盯跟随,渴望能自食其力……在吕世明副主席讲述的事例中,残疾人艰难的人生经历、要改变的生活境遇都与无障碍息息有关。
一个“看大海”的梦想
30年前,大连有一个13岁女孩叫栾梅,生活在有海的城市,却因重度残疾,从来没见过大海。她凭想象写了一篇描绘大海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表达对大海的向往。当时残青协会找来一辆货车拉着她去看大海。没想到,到了海边,她一下子扑到沙滩上,那种激动、兴奋、渴望,至今令人难忘。后来,她自学成才当了医生开了诊所,还成为了一名作家,写了大量作品。虽然她英年早逝,但她留下很多优美的文章,让人感受文学的力量。
一句“好好活”的叮嘱
2004年,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在北京成立,当时有来自全国的50余位残疾人作家代表参加。时任中国残联主席的邓朴方语重心长地对当选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长的史铁生说:“铁生啊,要好好活着!大家记住,好好活着,永远!”一句“好好活着”,寓意深长,充满了对在病痛折磨中的友人的关心关爱,更是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憧憬与向往。史铁生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大家,他的很多优美的文字至今仍然激励着人们,可他却带着许多遗憾离开了我们。他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只能从电视里看,从来没有进过体育场,他曾无奈地说,体育场那些高高的台阶,我进不去……
一次“不上了”的经历
1988年3月,中国残联第一次代表大会时,吕世明副主席是一个亲历见证者。当时与会的肢残人代表有许多是用两只手爬行着进出会场,或是用两只胳膊撑着一个小板凳、或划着小滑轮车进出会场,当年的轮椅也算是奢饰品。绝大多数残疾人代表是第一次参加代表大会、第一次到北京来、第一次到天安门和长城。当时调动了一个连的武警战士上百人,4、5位战士负责抬一个重度残疾人,从长城脚下硬是把几十位重度残疾人推、拉、扛、抬上了长城的烽火台。3月的北京很寒冷,可是抬着他的五位战士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是他们的双腿却始终坚挺着稳稳前行。到了长城三分之二段时,他真是于心不忍了,再三劝战士们止步,他们坚决不同意,无奈之下只能说自己的身体支撑不了了,他们这才勉强停下。上长城不易,下长城则更难了,还要保证绝对安全。所以这个情景在他的心灵深处,一辈子也忘不了。虽然“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吕世明心中期盼以久的梦,但他下定决心,如果是让人家抬,就再也不上长城了!
写于2019年5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