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诺宝新征程 诺宝艺术馆 特奥纪念馆 生命阳光馆

[关闭]

【智库推介】以战“疫”思考,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在行动——有关媒体网站多次转载智库推文……

  • 文章来源: 无障碍智库
  • 发布时间:2020.04.13


大美无障爱:发现美 传递爱


4814e3e2cb513c4841f1466ab0b31539.jpg


以战“疫”思考,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在行动

2020年第四期《中国残疾人》杂志刊发两篇推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思考。人们的视野再次聚焦于“后疫情时期”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深度思考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社会法制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保障,与突发应急公共事件等密切关联,推动后疫情时期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全面提升行动。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朝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对无障碍交通服务体系构建的思考》一文中,阐述了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即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一断三不断”“三不一优先”,保春运往返、抓应急运输、护路网畅通、助复工复产,取得了重要进展,为疫情防控、人民生产生活有序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文章就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为大量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无障碍交通畅行服务,打造无障碍交通服务体系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强化交通无障碍环境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交通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系统规划,补齐短板,同步建设,构建完善的城市无障碍出行环境。二是健全出行领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强调亟需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立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统一协调的突发危机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危机防范和管理意识,将突发性危机管理、运输安全管理一并纳入行业管理中。切实保障应急状态下老年人、残疾人交通权益。三是构建基于出行链的无障碍智能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应加快无障碍智能出行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构建覆盖静态交通、枢纽站场、交通工具等方面,实现老年人、残疾人使用一个软件,安全行遍天下。四是提升老年人、残疾人出行防护服务。开展无障碍出行查询和预约服务,提高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全国无障碍智库研究员骆燕在《抗击疫情战役中,对无障碍环境建设需求的思考》一文中,分析了平时被有些人忽视的无障碍设施,在特殊时期,往往会起到很关键的辅助作用。在抗击疫情集中收治病人和转运患者的过程中,特别是面对许多危重老人需要转运时,无障碍环境设施的有无,对防治工作的强度、难度及顺利实施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文章从公共设施的无障碍电梯、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及家庭无障碍等四个方面进行举例论证,对老旧小区无障碍缺失、高层建筑无障碍不规范、公共场馆无障碍设施不到位和家庭无障碍短板等情况,给防疫转运病人、建设方舱医院等带来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无障碍环境建设即是“生命线”“生命通道”,平时体现对人平等尊严的尊重;战时将发挥独特的作用,只有做到无障碍通道畅通无阻,才能在场地功能千变万化时,为人所用,为人类造福。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密切关系。平时我们需要,战时我们更加需要。从这次疫情防控中,促使每个人都要有个清醒的认识,都要去认真地思考。坚决不要以为,呼吁无障碍仅是残障人士对自身权益维护的事;而应该想到,呼吁无障碍是对所有生命尊严的维护和保障,是每个人的大事,每个家庭的大事,全社会的大事。因此,在抗击疫情的艰苦卓绝进程中和未来取得胜利后的全过程中,社会大众更加深刻、更加深切、更加感同身受地认识到,只有把无障碍环境建设做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标配,才能最大化彰显其人文价值和实用价值。

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无障碍智库单位和专家团队积极行动,从各自研究领域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疫情防控及突发公共事件等相关方面进行探讨,内容涉及城市建设、住宅社区、公园景观、公共服务设施、人工智能、信息无障碍等方方面面。可以说,今天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坡道”“盲道”等的问题,而是以通用设计为原则,朝着全方位、全系统、全人化方向推进的多元化发展的社会问题。无障碍环境不仅仅是要解决特殊需求群体出行等问题,让他们能“出得来”“进得去”,“用得上”“使得好”等自主独立便利的生活问题,真实的体现出不可或缺、不可缺位、不能缺失的生命含义,而且还应该从“生命通道”“生命保障”“生命权益”的角度来全新衡量和思考,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上升到以人民为中心和社会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以法制约,以法普及,以法推进。做到“平时有备、战时不慌”,要像消防通道一样,成为建设的硬性规定和要求,不仅要做到有,做到规范,而且要做到能用便用好用,保持畅通连贯、保持为我所用、保持随时可用,真正成为维护生命尊严的“生命线”。

38e4f948899e93359ab82c07ec1c0661.jpg

我们期待,无障碍研究方兴未艾,无障碍提升全面普及,无障碍行动扎实落地。做到“未雨绸缪”,当遇到突发公共应急事件中,这条“生命线”搭建“生命通道”,能以畅行无阻换取更多“生命时速”,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提供支撑和保障。

连日来,“中国青年网”、无障碍智库公众号等纷纷予以推送,有关媒体网站多次转载并以不同方式加以回应,充分显示出无障碍环境建设已经作为社会宏大话题引起思考、付诸行动。无障碍之树长青,无障碍之花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