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多的老旧小区,除了通过综合整治来提升楼本体的质量外,对适老化设施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4月13日,北京市住建委就《关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4月13日至4月21日。
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实施综合整治的老旧小区,因地制宜逐个明确小区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内容。和综合整治类似,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也拟采用“菜单式”,住宅楼出入口无障碍改造、小区内人行道路无障碍改造、小区内导引指示标志系统适老化改造等都被纳入基础类,是必须改造的内容。
市住建委在起草说明中提出,本市“十三五”时期已完成综合整治的老旧小区,普遍能够按照《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要求,把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必选项实施,提升了老年人生活、出行的便捷性。但在实地调研中也发现,有的小区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建设内容多,有的小区内容少;适老化改什么、如何结合空间和环境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居民意见也不统一。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正是为加强政策指导,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同步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
目标是什么?征求意见稿首先明确,“十四五”期间,实施综合整治的老旧小区,因地制宜逐个明确小区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内容,实现通行无障碍;支持有条件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合理利用空间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引导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推动和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养老服务机构等提供养老服务,切实增加居家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有效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
改什么?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五方面改造内容:通行无障碍改造、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室内居住环境改造、完善适老化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居家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以通行无障碍改造为例,包括公共设施改造和小区内道路交通无障碍改造。其中,公共设施改造重点在单元门、坡道、电梯、扶手等公共区域建筑节点进行无障碍改造,满足老年人及行动不便人员基本的安全通行需求,有条件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安装爬楼代步器;小区内道路交通无障碍改造,包括拆除路面障碍物、平整路面、完善道路照明系统、规范停车管理。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注意到,为便于合理制定改造方案,改造内容也采用了“菜单式”服务,分为基础类、完善类和提升类,基础类是必须改造的内容,完善类和提升是根据居民意愿确定的改造内容。
具体来看。基础类共9项,包括住宅楼出入口无障碍改造;住宅楼单元门扩宽门洞、消除门坎高差;小区内人行道路无障碍改造;小区内主要道路至住宅楼单元门增设夜间照明系统;小区内导引指示标志系统适老化改造;小区内为老服务机构及为老服务商出入口无障碍改造;小区内老年人专用活动场地平整地面、更换防滑地材及消除场地高差坎;小区内高台、水池等临空、临水处增设安全警示标志及防护措施;公共场所及住宅楼加装宣传橱窗或电子屏,加强养老、孝老、敬老文化宣传。
完善类共9项,包括:小区内道路宜采用人车分行管理;小区绿化与公共场地整治改造;老年人活动场地增设健康锻炼器材及使用指导说明;老年人活动场地及散步道沿途增设休憩座椅和公共娱乐设施;老年人活动场地设置专用放置随身物品及衣物的设施;老年人活动场地周边增设无障碍卫生间或在临近公共卫生间内设置无障碍厕位;小区内商业、医疗、银行及其它公共设施出入口无障碍改造;小区内商业、医疗、银行及其它公共设施内的公用卫生间增设无障碍厕位或无障碍卫生间;小区内商业、医疗、银行及其它公共设施内增设老年人专用休憩区或服务区。
提升类共11项,包括:有条件的四层及以上无电梯住宅安装爬楼辅助设施或加装电梯等;小区原有安全防护扶手材质升级改造;小区原有无障碍卫生间或新建公共卫生间适老化无障碍设施完善升级;小区住宅楼栋入口附近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小区中设置风雨连廊、风雨活动场、阳光房等设施;有条件的可设置老年餐桌或老年食堂;小区公共活动场所增设与社区物业服务机构或医疗、消防、公安等有关部门联动的紧急呼救装置;小区公共活动空间增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用于紧急救治的移动医疗装置;小区增设提供全日照料服务的中小型养老机构;小区增设提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的小型医疗机构;小区增设老年家庭与社区医疗及为老服务机构连接的智慧系统。
征求意见稿明确,将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联席会议重要议事内容,并从财税金融政策上给予支持,基础类改造内容、加装电梯或安装爬楼代步器,都可获得市区财政补助。同时,居家适老化改造,对特困供养、低保低收入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家庭采取阶梯式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