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康复活动中心 诺宝艺术馆 特奥纪念馆 生命阳光馆

[关闭]

【智库讲坛】吕世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无障碍信息传播——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第一期)

  • 文章来源: 无障碍智库
  • 发布时间:2020.12.15

d6fb41428b00a657d1f57de4c234bdc0.jpg

3ca2634ca4c7f4a3525251da58999ac0.png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无障碍信息传播

作者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作者:吕世明


图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并推动落实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充分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的人权和人格尊严。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使残疾人得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文明成果。

习近平主席在 2017年和 2019年举行的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要"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残疾人服务政策多样性和互补性强,应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无障碍环境发展,搭建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网络和桥梁,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融合,共享社会美好生活。

2019年 10 月,我国首次举办了"一带一路"框架下无障碍论坛,特邀联合国和康复国际官员,国内外相关部门、机构和高校专家学者及残障人士汇聚一堂,展示成就、分享经验、展望前景、互补优势,共同探讨更加科学、更加公正、更加符合国情的无障碍环境政策和发展规划,对于构建人人共享的无障碍人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水平的综合性文明体现。2019 年9月 25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实地了解值机、安检、登机和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等情况,令人倍感振奋。


·本文为2019年 10月11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吕世明出席"一带一路"框架下无障碍论坛时发表的主旨演讲。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环境无障碍、信息无障碍、服务无障碍的水平不断提高,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方兴未艾,无障碍理念和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无障碍创新发展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谋划了新时代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美好愿景。
 
一、无障碍环境法规制度规划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国务院颁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全国有16个省区市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地方实施办法;国家在制定、修订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残疾预防、残疾人康复和残疾人教育等法律法规时,强化了无障碍规定;政府职能部门制定、修订了无障碍等一系列国家和行业标准与规范;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展示、应用推广令人瞩目。
 
二、无障碍社会环境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无障碍公共政策密集出台。交通运输部等出台文件,提出了 2020-2035年中国交通运输业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措施;中央网信办、中国残联积极推进政府网站和社会公共服务网站无障碍建设与改造;工信部、中国残联组织基础电信企业,推出面向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的专属资费套餐优惠;文旅部统筹推进残疾人基本文化权益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民航局修订实施《残疾人航空运输管理办法》并作出系统规定;铁路主管部门出台设置残障人士专座、预留专票、盲人可携导盲犬乘车、推进车厢车站无障碍改造等多项无障碍政策和措施。
 
三、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推进,与时俱进
住建部、中国残联等连续三个五年计划都部署开展无障碍环境市县创建,全国有323个市县被表彰为无障碍示范市县和创建市县。2018年住建部等五部委实施"十三五"开展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创建工作,共有 207个市县村镇确认参加创建工作,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深入。北京、深圳等地分别制定实施《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2019—2021年行动方案》《深圳创建无障碍城市行动方案》等,提升了城市的无障碍功能和城市品质,为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四、助力脱贫攻坚,开展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中国残联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向残疾人家庭延伸,协调中央财政投入,加大建档立档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力度。2016—2018年全国共对 30.49 万建档立档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近几年共为300 万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提高了残疾人生活质量,为残疾人脱贫攻坚和实现小康奠定了基础。
 
五、探索建立无障碍规划设计咨询评审机制
中国残联会同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实施《无障碍畅享三年行动》;参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雄安新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世园会、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重大工程项目无障碍专项规划、设计指南、专业咨询评审;建立中国特色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标准导则、咨询培训、评审监督、验收评估等流程和机制;树立公共服务行业无障碍样板,推动无障碍政策标准落地、提升水平。
以上成果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指示要"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李克强总理在 2018年和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支持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国政府持续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中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系统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是立法标准规范先行。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依法开展、依法监管,在制定或修订法律法规时,同步考虑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内容,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理念和要求纳入国家立法体系。政府各部门制定实施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标准规划,有关行业制定了无障碍设施的通用技术标准等,为科学规范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了专业支撑。
三是残联发挥独特作用。中国残联及地方残联积极反映残疾人的需求与呼声,联动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共同宣传无障碍理念,配合推进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范标准;发挥协会和社会组织联动作用,调动残疾人体验、督导积极性,共推行业、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与改造。
四是响应联合国行动倡议,履行国际义务。中国残联参与国际残疾人组织治理体系建设,促进"亚太残疾人十年"、亚欧会议等机制性区域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残疾人领域务实交流,为推动地区间和全球无障碍领域合作做出了不懈努力。
当然,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在设施管理、有效使用、标准落实、产品技术研发应用、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社会无障碍意识提升等方面都面临亟须加大力度解决的迫切问题。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国家间、地区间无障碍建设过程中资源尚未发挥系统性效应,国际残疾人领域"互联互通"不够充分,依然潜藏巨大的共同发展的强烈需求。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和地区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的创举,也顺应了大多数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多领域交流的意愿。
中国残联将采取如下务实措施∶
一是主动分享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规政策。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完善立法标准,打破藩篱,实现信息与交通的顺畅。
二是开展 2020—2021年"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无障碍合作培训项目。培育无障碍专业人才,积极推进无障碍专业领域教育学科建设,加速无障碍智能产品的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推广,享受科技进步的红利。
三是广泛传播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理念和知识。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交流,让无障碍人文理念深入人心,使文明意识成为自觉,用中国方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生活带去积极的改变。
我们愿与"一带一路"沿线各方一起努力,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开辟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无障碍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