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康复活动中心 诺宝艺术馆 特奥纪念馆 生命阳光馆

[关闭]

【中青网专访】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下“绣花功夫”推进无障碍事业发展

  • 文章来源: 无障碍智库
  • 发布时间:2020.12.07

d5e25afe4cde03c0c8e6449e6a3203cb.jpg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张瑞玲 实习记者 牟昊琨)12月3日是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中国青年网专访了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畅谈无障碍事业的现在与未来。

daa2788c6fc1d237b382e811c0b2bff2.png

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接受采访。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瑞玲 摄

  中国青年网: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站体验调研行中,您对哪些无障碍产品印象深刻?您在参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无障碍设计时有何感触?

  吕世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入选了全国首次(2020)无障碍设施设计十大精品案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里面有中国特色的原创产品,如无障碍卫生间的“U字形抓杆”。残疾人朋友在卫生间起身不便的时候,“U字形抓杆”可以拉、可以撑、可以拽,尽可能满足大部分残疾人的需求。所谓“原创无障碍”“原创抓杆”,我们就是在原有的国标基础上,结合物品人体工学和现场场景,统一改进尺寸。不是像以前一样,按照原来的长宽高机械地制作,有时它不符合人体工学,有时物品的部件在变化,你还按照“老八股”那不行,久而久之,顺其自然地就设计出来了我们的中国原创产品。

  除了具体的产品,中国特色还体现在哪?从无障碍的设计、咨询、评审、跟踪、监督、验收,整个流程都是我们自创的,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不只是某一个环节好、另一个环节不好,造成连接不起来的尴尬情况。

  十几年之前,那时候条件有限,机场的无障碍设施、无障碍服务也不尽完美,所以为残疾人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甚至苦恼。

  幸之又幸,近年来,民航局高度重视,中国残联积极配合,残疾人也主动参与。我们发挥专家的智慧,帮助他们克服一些技术上的难关。另外也结合使用者本身的需求给他提升优化,当然在施工当中,也是按照高标准在推进。甚至采纳用微信平台对接,减少沟通成本,提升效率。真的是以工匠精神,下绣花功夫,集中合力,凝心聚力,经过两年半的时间,做出了专属于中国的精品案例,至此,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无障碍八大设计系统建设成形。

  所以,这些年来,机场的设施、标准不断地完善,真的是跨越了无数台阶,才逐渐与国际接轨。同时,我们既借鉴国际的理念,又结合中国的实际,做出了我们无障碍的中国特色。

  中国青年网:近日,“7条线路帮老年人追上智能时代”暖新闻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迅速增至5620多万。您认为这代表着全社会对无障碍设施关注度怎样的变化?

  吕世明:无障碍设施是全方位、全民化、全流程的系统,所以说全社会与无障碍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是正常的,我们在推动无障碍惠及残疾人的同时,也是在惠及全社会的所有人群。

  无障碍设施真的会产生一种妙不可言的力量,我自己总结了“三解”:解放、解除、解决。就是说它能解放他人,让残疾人可以独立自主地生活,解除烦恼,同时可以解决家庭、个人和亲人的困难。

  无障碍设施真的不是难以做到的事,但也不是一蹴而就、唾手可得的事,需要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感同身受地去领悟。只有感受到无障碍设施对人的帮助、对人的支撑,相信大家都会越来越关注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中国青年网:您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是如何看待的?

  吕世明:无障碍的环境建设十分重要,它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无障碍设施是基本的公共服务。我把无障碍设施经常比作一个消火栓,消火栓平时备置,最好不用,但一旦需要使用的时候,就马上可用,马上能用,马上好用,而且非有不可。在某种程度上讲,无障碍环境建设已经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准之一,也是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为人民群众造福的案例之一。

  中国青年网:中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无障碍设施将惠及到更多人。您认为无障碍设施将带来哪些益处?

  吕世明:无障碍环境建设好了,那么从家庭到社区,从社区到公共场所,从天上飞的到地下跑的,可谓无所不含、无所不包、无所不尽其能。以家庭为例,如果家庭有了很好的无障碍环境,在家里行动很方便。出家门之后,发现小区的无障碍环境也已形成,紧接着到马路、街边、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环境,由点到面,一条龙就下来了。

  有了无障碍,那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从跨越到超越,甚至人生会创造出卓越的成就。也就是说,无障碍设施会给盲人安上“千里眼”,给聋人装上“顺风耳”,给腿障者安上“飞毛腿”。这样,一个海陆空全方位、大美的无障碍社会和环境就形成了。

  其实我认为,无障碍设施不仅给残障人士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对经济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无障碍设施可以满足残疾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临时受伤者、孕妇等人群的出行需求。残疾人可以到工厂去上班,也可以外出旅游,而旅游就可以拉动一部分的经济。一般大家旅游都是结伴而行,无障碍环境建设好了,残障人士的家人、老年人的家人都可以一起结伴成行,一张机票可能就会变成三张机票,一个房间变成三个房间,这其实也是在拉动经济需求,刺激消费,所以我认为无障碍环境的建立是有经济价值的。

  中国青年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2035年,您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有何展望?

  吕世明:全中国有8500万的残疾人群体,2.5亿的老年人,有4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他们都需要无障碍设施。

  下一步,中国残联希望通过发挥残疾人自强典型的引领作用,积极团结、引导残疾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人人关心无障碍、人人参与无障碍、人人推动无障碍、人人呼吁无障碍、人人共享无障碍的人文环境。将残障人士置于社会主义温暖大家庭中,让他们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和推进者。

  总之,无障碍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宏大话题,需要通过一辈一辈人的努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