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康复活动中心 诺宝艺术馆 特奥纪念馆 生命阳光馆

[关闭]

【情怀担当】马国馨:技有道,艺无涯——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向马国鑫院士致以崇高的敬礼!

  • 文章来源: 无障碍智库
  • 发布时间:2020.03.02


大美无障爱:发现美 传递爱




写在前面的话


马国鑫院士是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成就与名望等身,也是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领军者,是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

2019年10月14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全国无障碍机构第一次联席会议暨“2018融合发展圆桌会议”上,福建自强助残助学基金会代表社会民心专门特设“无障·爱卓越奖”,向从事30余年无障碍事业的特殊贡献专家马国馨、周文麟、吕小泉、祝长康授奖致敬。而担任颁奖嘉宾的,是四位或“看不见“或”听不见”或坐轮椅的残障人士。

这个奖项,在马国鑫院士无数荣誉之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这份饱含来自社会需求者的评价和深情却是沉甸甸的。那天,马老亲临会场欣然受奖并发表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感言,让在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推动者们深受鼓舞和鞭策。马老对无障碍环境的认识与理解已融入他众多的建筑设计之中,让建筑充满温度和情怀……

当我们看到北京建院公众号编发的马老专刊时,欣闻正值迎来马老78岁生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之情转发并编写前言。在此,“无障碍智库—无障碍文化”公众号谨代表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所有单位及同仁,向敬爱的马国鑫院士致以最崇高的敬礼!祝马老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让我们一起详细阅读下文,为大师情怀点赞,为大师成就喝彩!


 无障碍事业特殊贡献专家马国馨获颁“无障·爱卓越奖”,郑声滔教授颁奖。


以下内容来源:BIAD 北京建院





马国馨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第二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2020年2月28日,在北京建院服务超过半个世纪的马国馨院士迎来78岁生日。从毛主席纪念堂到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再到北京奥运场馆规划设计,他在北京建院度过了整个职业生涯,将个人成长与北京建院的发展、国家的复兴紧密相连。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邀请到了马院士曾经的弟子、同事和好友,分享与他相处的或幽默诙谐、或感动温馨的小故事,感受他闪光的人格魅力;我们还整理了马院士的代表作品,在不朽的设计中展现大师迸发的灵感与深厚功力。借由这种形式,我们为老人家送上真挚的生日祝福,祝马院士生日快乐!






设计作品


01

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北京


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天安门广场的南北中轴线上,建筑面积28225平方米,高33.6米。建筑主体为正方形,四面为花岗石柱廊,每面11开间,柱距按中国古建筑手法,明、次、梢间分。外墙为浅黄色花岗石饰面,上部为双层重檐黄色琉璃檐口。


02

首都机场扩建工程T2航站楼,北京


首都机场T2航站楼是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可满足年客运量3500万人次,年飞行19.32万架次的要求。在空间处理上,结合了厅堂特点和现状条件,合理控制建筑高度,采用自然采光节能设计,节约能源,提高效率,是国内绿色建筑的奠基者。



03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京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主要场馆群。作为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大型洲际运动会,中心工程用地66公顷,除设立亚运会比赛用的游泳馆(6000座)、体育馆(5748座)、田径场(20000座)、曲棍球场(2000座)外, 还有相当数量的练习场馆和医务测试中心等设施。在体育中心的总体规划和个体设计上,采用可自由活泼的总体布局,使之既有鲜明的时代感,又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在满足功能要求、使用合理的前提下,具有明显的标志性,形成了北京北部地区的城市景观。


04

北京国际俱乐部,北京


国际俱乐部建筑面积13831平方米,是供在京各国人士及驻华使馆人员进行文娱、体育、社交活动的场所。总平面采用庭院式布局,主入口设于东面,建筑由北向南分别为电影酒会厅、餐饮、宴会厅、厨房、贵宾休息厅等。室外还有网球场,游泳池等设施。建筑外立面以乳白色水刷、石黄色马赛克饰面和水泥花格组合,壁柱和外檐口形成樯枋处理。在室内设计上与艺术家合作,实现艺术化室内装饰效果 。



05

无锡中华赏石园交流文化中心 ,江苏


设计采取了将传统建筑形式抽象化、片段化,再以简约的现代语言重新组合的方式。在形体和空间的组织上,街道、门厅、走廊、休息厅等公共交通空间为平屋面空间,展厅、多功能厅、销售厅等主要功能空间高出平屋面,屋顶处理成似传统坡屋顶的斜面,且倾角朝向各不相同,共同形成一组屋面起伏跌宕的体块群。体块均以白色混凝土轻质挂板或仿石涂料作为外立面材料,呼应“粉墙”,斜屋面采用深灰色金属屋面,取意“黛瓦”。组成充满现代感的“粉墙黛瓦”倒映在湖面,俨然一幅充满新意的江南园林水乡画卷。在立面下半部,有浅灰色的石材墙裙,作为建筑形体与场地景观的衔接过渡。临水平台也用浅灰色条石铺就,从园区内部方向看来,水面、平台、建筑自然和谐,浑然一体。


06

北京银行顺义科技研发中心,北京


该项目由数据中心、科技大楼、住宅、办公楼、培训中心及研究所构成的建筑群。单体建筑的设计不但具有独特个性而且采用经典设计原则和空间布局方式,为业主创造理想的室内环境。各功能用连廊结合在一起,又充分体现建筑群体的标志性形象,在整个场地中以不同的形式鼓励人们探索新的理念和新的协作方式。



07

中建材“三新”产业研发中心,北京


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学城地块南端。项目性质为科研、实验、办公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园区总建设用地面积1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一期项目方案建筑面积为6.6万平方米。整个园区以中心绿化景观为核心,根据北方地区气候特点,采用院落式布局,北侧封闭、南侧开敞。

一期为综合科研楼,功能主要为科研和办公。平面以绿化中庭为核心,周边布置核心筒,外围环绕各办公空间。空间布局划分明确,办公空间可自由灵活布置。



“北京建院是一个大家庭、大学校。1965年,我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这里,得到了老领导、老同事无微不至的关心。这些年,我自己在技术上逐渐丰富和成熟,参与负责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工程,而且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与北京建院的培养密不可分。


北京建院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有悠久的历史、成熟的技术梯队和各领域的优秀专家,可以为技术人员提供特别好的工程实践机会和工作环境,帮助个人实现成长。无论是学术还是技术,北京建院都积累了大量成果,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必将能够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