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行动】无障碍智库助力“全民战疫” ——在新形势下面对无障碍新需求的主动思考与积极作为 ……
- 文章来源:
无障碍智库
- 发布时间:2020.03.18



无障碍智库助力“全民战疫”
——在新形势下面对无障碍新需求的
主动思考与积极作为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应该全面铺开、全面推进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似乎按下了暂停键。然而,在全民疫情防控期间,在中国残联无障碍推进办公室的指导下,智库充分发挥网络办公优势,做到人不在现场仍不离岗、仍不误工,坚守网络阵地,搭建沟通桥梁,做到防控与智库工作推进两不误。在智库成员单位和无障碍专家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无障碍项目推动、课题研究、咨询培训、文化传播等有序开展,以特殊形势下推进无障碍的新思考和新作为,助力全民抗击疫情,提供无障碍智力支持,彰显无障爱情感情怀。

一、无障碍智库“战疫”期间工作蹄疾步稳。在疫情突袭情形下,无障碍智库采取灵活办公方式,发挥网络作用,开展智库单位年度工作要点征集,筹备战疫胜利后的智库工作会议。相继起草有关无障碍智库若干项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工作会议方案、课题研究、协助立法调研等多项事务,做好年初工作规划部署。会同多家智库单位网络视频研究专项工作、技术咨询、出版策划等专题工作。智库党员积极参加各级组织捐款,表达支援抗疫的真情实感。在各个本职岗位争分夺秒抢时间、千方百计争主动,高质高效做好无障碍系列工作。二、无障碍智库公众号成为“战疫”宣传的有力阵地。“无障碍智库-无障碍文化”公众号以“无障碍文化传播”为服务宗旨,特殊时期发挥特殊作用。传播抗击疫情中的党心民心,聚焦疫情中的无障碍人文情怀、无障碍特殊价值,凝聚专家学者对疫情防控中的无障碍环境研究,探索服务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做法,普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科普知识,宣传“平等参与共享”文化理念,把平时与战时的无障碍需求结合起来,为疫情过后的无障碍全面推进和发展做好储备、奠定基础。2020年,“无障碍智库-无障碍文化”公众号一天也没有间断过信息发送,一月份每天推送5篇文章,从1月30日起进入防控疫情阶段,每天携送3篇文章,截止3月9日共推送各类文章 250余篇,无障碍研究文章20余篇,有关信息无障碍内容30篇,无障碍文化包括诗歌、歌曲及手语节目约26篇。其中的智库要闻、战疫思考、专家视角、战疫诗笺、暖行瞬间等栏目颇受关注、并实施得以转发。

三、无障碍智库文化效能凸显助力“战疫”的人文行动。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刻,无障碍智库发挥文化导向、文化助力的作用全力投入声援全民战“疫”行动。公众号发挥文化创意之优势,调动智库单位资源优势,开展“战疫”歌曲和诗歌创作。其中,创作的歌曲《我们是一家人》由智库骆燕作词,北京服装学院教师萧萍作曲,中央歌剧舞剧院著名歌唱家王娜演唱,凤凰网、中新网、中青网、今日头条等国内各大网站纷纷报道和推广,多家微信公众号转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华夏日报等媒体加以报道,鼓舞人心、激发斗志、反响热烈。公众号原创诗歌《守护春天》《一颗滚烫的心拥抱春天》《春风中只有拓荒奋进的火》《在二月的风中想你》《坚守之歌》等朗诵诗歌,由多名朗诵爱好者朗诵,为多家公众号转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纷纷点赞。同时,公众号还转发各地智库单位创作的抗“疫”歌曲和诗歌作品,其中有,杭州无障碍促进会欧阳胜创作的《只给世界一个背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创作的《爱的守护》《守护生命》等歌曲,武汉市武昌区聋人协会手语歌《国家》,北京市肢协12位轮椅者演绎的《爱的守护》手语版MV等及诗歌朗诵作品30余部。智库孙一平创作《为了谁》《白衣之歌》刊登在北京市朝阳区老干部局、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简报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无障碍智库研究在“战疫”中引发特殊的深度思考。在全民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无障碍智库研究的重点聚焦在武汉这个“战疫”的主战场,其中重点关注:隔离防护的住宅环境、转运病人的居住和场地环境、集中养老的无障碍环境、临建医院的无障碍环境、临时改造的方舱医院的特殊环境等等,特殊时期的研究构成特殊的思考,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智库单位推出原创文章:清华大学周燕珉教授研究文章《新冠疫情下,对养老建筑设计的反思》、《如何配置养老设施护理组团的辅助服务空间》等6篇涉及对疫情防控中的养老设施的思考;中国建筑学会崔凯院士的《大瘟疫提醒我们要思考什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刘东卫总建筑师的《从2003非典到2020新冠,生活健康品质提高了多少?》和《走向新住宅:从致病宅到理想家——住宅建设的恒生防疫与健康安全保障问题的思考与建议》两篇关于新住宅的研究;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陈朝副院长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对无障碍交通服务体系构建的思考》;中国盲文图书馆信息无障碍中心何川主任的《保证疫情期间服务不掉线,非常时期盲人不掉队——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发起的《全国“新时代居住品质与未来住宅产品需求”社会公益性居住调查活动启动》;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通用与包容,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受邀赴东京大学参加学术讨论会》;北京建筑设计院马国鑫院士《技有道,艺无涯》;中国聋人协会《国务院防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直播首次加配手语,引起聋人群体的强烈共鸣》、《北京:发布会首配手语 全程佩戴‘透明’口罩》和《锤子手机坚果pro3的听觉无障碍》;深圳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的《疫情之下无障碍更刚需,研究会上线无障碍疫情小程序》;福建自强助残助学基金会的《我们为什么需要无障碍》;智库研究员骆燕《抗击疫情战役中,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思考》;北京新起点基金会的《在抗击疫情期间,移动项目再创新高》;北京易兰规划设计院无障碍中心创始人、首席设计师,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获得者陈跃中院长的《城市公共空间——从街景重构出发》;北京新起点基金会的《在抗击疫情期间,移动项目再创新高》;全国无障碍通用设计研修营的《防疫与培训两不误,研修营开设“无障碍培训”网络课程》;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与中国残联信息中心等合作由卜佳俊教授领衔的《互联网信息无障碍领域首个国标实施,为视障人士打开新“视”界》;辽宁肢协李扬主席的《大连是中国导盲犬的发源地》、《我所敬佩的助残模范张嘉树》;大连市无障碍建设促进会会长吕洪良的《公园设计:美与无障碍合二为一》以及李扬、吕洪良合著《面对严重疫情残疾人需要什么》;杭州市无障碍促进会欧阳胜的《疫情终将过去,生产生活如何“重启”》;辽宁阜新志愿者协会赵文楷《抗击疫情助残志愿者在行动》等,原创文章20余篇与转载疫情防控宣传文章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展现特殊时期智库的使命和担当。

五、无障碍智库为“战疫”指导开启无障碍网络培训新模式。从2月17日开始,全国无障碍通用设计研修营网上培训工作全面启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营员们一面自律做好自身防控,一面不忘补充知识、蓄积能量,为日后无障碍推进工作补充养分、打下基础。研修营教务主任吕志强创新培训思路,每日一小时通过网络平台“以老带新”开展专业培训,30余名重度残疾营员在家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研讨、共同提高。为保障疫情后大量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做好无障碍专业人才培养打好提前量,全国无障碍通用设计研修营根据中国残联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办公室、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的指导要求,在专业人才储备、专业技能储备、心理知识储备等方面积极采取特殊时期的应对措施,做到有效防疫与研修培训两不误。
第一阶段培训:网上培训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北京市无障碍三年行动主要内容及要求;对照国家《无障碍设计规范》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无障碍建设指南》解析无障碍专业知识;详细讲解北京市残联无障碍中心无障碍卫生间改造示范案例和设计施工技术要点;介绍参与河北南皮县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个性化需求案例及经验体会;介绍赴国外无障碍体验交流的案例与体验等。日前,培训已进入第二阶段,由研修营专业设计师主讲无障碍设计课程等。从春节至今研修营还在微信群开展专题讨论和答疑活动。研修营首期、二期营员积极参加学习研修,互相切磋交流,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扩充提升,更加充满信心,尽快满足未来无障碍工作的需要,既能群体行动,也能“单兵作战”,完成无障碍各项任务。

3月1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无障碍智库深受鼓舞、激发斗志。不平凡的战“疫”行动,给无障碍智库研究带来新的考量和新的挑战,也赋予“无障碍智库文化”公众号新的使命。必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号令部署,越是在紧要关头,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继续为这场疫情的全民战争、阻击战、攻坚战助力加油。有效发挥无障碍新媒体宣传的独特功能,为助力全面战胜疫情,“创造新时代无障碍融合共享环境”全力以赴做出新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