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罗莎”台风刚走,记者来到位于南汇的特奥热线“962007”呼叫中心。这个中心依托于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百事应”平台,志愿话务员的坐席区在整个大厅中只占小小一角,但这橙色的一角,却成了几十位大学生志愿者的阵地,成了上海特奥会日夜向全世界开放的窗口。
9月28日上午10点整,特奥热线六国语言服务正式启动,并向全球提供中、英、法、俄、西班牙及阿拉伯语的24小时服务。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志愿者,尤其是小语种志愿者,为此采取了“两班倒”作息表,即一个人从上午10点干到晚上10点;紧接着,另一个人要从晚上10点再干到次日上午10点。“做一天、休一天”,大约40个一线话务志愿者就这样坚持了下来,用餐、休息时间都守在话机旁,确保热线接通率达100%。
从最新的接听记录单上可以看到,截至本月8日,短短11天时间,热线共接听电话5400多个,一下子超过了开赛前3200多个的累计量,每天平均接听500个左右。这些“特奥电话”的通话时间加起来超过了1.2万分钟,相当于每个志愿者接听了5个小时,其中包括大量外语服务。志愿者都经过了良好培训,利用特别准备的“特奥热线知识库”来解疑,通过连线“专家坐席”和上海各条热线来排难,这些天来仅处理各类紧急事件的电话就有65个。
一位不愿留名的女大学生告诉记者,前天台风之夜,她和同伴们依然从市区赶到南汇,与上一班准点交接。“裤子全湿透了,但我们一直用纸巾垫着、吸着,没有离开电话半步。”(作者:徐瑞哲)